2017年2月5日 星期日

(製作人)懷胎24個月的十集影片終於要播出了!



作者 :  袁瑗/東臺傳播執行長&本片製作人

二年前,當國研院李先生來找我合作拍攝二支紀錄片的時候,我一口答應,並且說服他乾脆直接申請科技部的科普計畫可能更隆重些。但掛下電話, google國研院十個中心之後,我就有點反悔說得太快了!我以為過去我為了製作科普影片上過山下過海、以為自己累積十年的科普傳播經驗、還拿下當年剛出爐的科學節目金鐘獎,對於甚麼是全球氣候變遷、甚麼是生命科學以及甚麼是機械工程等等議題,早就都接觸過,應該刀槍不入才對。結果我看到一個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科技研究,像是晶片的CMOSMorsenser,或者是儀科的上皮組織取像儀的時候整個頭皮發麻!

一個職業病似的反應跳出腦海:要怎麼讓觀眾愛上這些難懂的知識?電視製作人一貫的反應也蹦了出來:別叫我做簡介片給觀眾看吧?!我可不願意自己經手出來的影片播出後,收視率表上掛的是個奈米級的數字!

起頭永遠都是最折煞人的。在寫這系列影片的企劃案給科技部時,我研讀有關台灣太空科技的資料,腦海整個的被宇宙、地球、衛星盤旋著,我左思右想、神遊到一個地步,有一個叫做物極必反的原理降臨在我身上,一瞬間腦筋一個大翻轉,跳到一對母子身上去:媽媽很希望小孩快快茁壯長大、將來變成有用的人才;那小孩就很有夢想的大聲說出他想做個太空人。出來了,主軸就這樣出來了!我一路追問自己鋪的梗,要成為太空人之前,到底要有甚麼養成?要有甚麼挑戰?要有甚麼克服困難的勇氣才能一步步完成夢想?那媽媽又應該在旁邊扮演甚麼角色?要怎麼對待這個擁有遠大志向的小孩、對他的期許又是甚麼?終於,一個說故事的方法就形成了,我要把大人跟小孩的對話加進來!於是「永不妥協」的片名應運而生,副標題就叫做「實驗室的挑戰故事」。 

整個的我們製作團隊在製作這一系影片過程中,從導演到企編到製片、執行製作、動畫、後製人員等,包括我,雖然很不容易,但都學習到了很多!要感謝個個中心主任,以及各中心的博士們和協調窗口,每一集都有他們的把關,希望影片播出去能讓觀眾有跟我們一樣的收穫,把自己的科學素養提升起來。最重要的還是要感謝這系列影片的大家長國研院、謝謝院長的支持!最後,謝謝科技部給我們這個機會能夠促成科學與傳播的結合,這個過程是美好的,希望影片播出順利成功!